清末因距今較近,一些官員學者大家比較熟悉,但有時候因種種原因分不太清,如陳寶琛和陳寶箴兩人,都是清末名臣,但因名字一字之差,很容易誤以為是一個人,或誤以為是同胞兄弟,但其實不然,兩人相同的是都處於風雨飄搖的時代,為國憂慮於民有政績,且家學淵源雄厚,多出人才。
陳寶琛(1848—1935年),福建福州人,晚清大臣,十三歲中秀才,十八歲中舉,二十一歲登進士,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,末代宣統皇帝溥儀的老師,1935年卒於北京。
陳寶琛
深入了解胡蘿蔔中的營養成分及其健康益處 , 想增肌、蛋白質要這樣吃 , 綠茶和咖啡對2型糖尿病友死亡率的綜合影響 , 如何控制三酸甘油脂?
陳寶琛早年入翰林,直言敢諫,同張之洞、張佩綸、寶廷被譽為"樞廷四諫官",又與學士張佩綸、通政使黃體芳、侍郎寶廷等四人好論時政,合稱"清流四諫"。
1908年溥儀登基後,陳寶琛首發為"戊戌六君子"昭雪之議,奏請降旨褒揚。對外主張維護主權,有民族氣節,對家鄉福建及福州教育事業廢寢忘食、嘔心瀝血,功不可沒,鄉人對他有口皆碑。
陳寶琛曾祖父陳若霖官至刑部尚書,家族從他開始顯達,陳若霖之後,五代都有人中進士、舉人,明清兩代,陳家中進士二十一名,中舉人一百一十名。
熱敷對人體有什麼幫助 , 你的心可能已經生病了 , 優質蛋白質怎麼挑?無腳勝有腳 , 益生菌對腦部的重要性
陳寶琛兄弟六人,胞弟陳寶瑨、陳寶璐中進士,另三個胞弟陳寶琦、陳寶瑨、陳寶璜也皆舉人出身,時稱"六子科甲",顯耀一時。陳寶琛父親陳承裘為陳若霖長孫,1852年進士,因其6子皆登科甲,又稱"父子四進士,兄弟六科甲"。
六子科甲
陳寶箴(1831—1900),江西省義寧(今修水)人,鄉試中舉人出仕,深為兩湖總督曾國藩所賞識,後又為清末重臣李鴻藻、張之洞器重,交相論薦,官至兵部侍郎,湖南巡撫,1895年在湖南巡撫任內與按察使黃遵憲等辦新政,清末著名維新派骨幹,地方督撫中惟一傾向維新變法的實權派風雲人物,是一位有魄力、有建樹的封疆大吏。
眼翳應及早治療 , 戴套就軟掉是陽痿了嗎 , 必利勁副作用 , 必利勁服用的方法
陳寶箴
陳寶箴得知《馬關條約》簽訂後,悲憤交集,痛哭流淚,為國家的危難痛心疾首,歎道:"無以為國矣!"後屢為國事上疏,痛陳利害得失,希望變法圖強。同年升任湖南巡撫,慨然以開發湖南為己任,鋭意整頓,使湖南維新風氣大開,成為全國最有生氣的省份,被光緒帝稱為"新政重臣"。
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,幽禁光緒,通緝康梁,殺"六君子"於京城菜市口,並將陳寶箴革職,永不敍用,1900年陳寶箴猝然去世,據説是慈禧太后將陳寶箴賜死。
糖尿病陽痿治療.必利吉助勃起 , 男性功能障礙指的是哪些 , 了解果凍威而鋼
陳寶箴及其後代皆有聲望,一家四代出了這五位傑代人物,後人並稱之為“陳氏五傑”:
陳寶箴(1831—1900)湖南巡撫,唯一籌辦新政的“封疆大吏”;
長子陳三立(1853—1937)維新四公子之一,近代愛國詩人;
長孫(陳三立長子)陳衡恪(1876—1923)近代著名畫家,並擅長篆刻、書法、詩文;
三孫(陳三立三子)陳寅恪(1890—1969)現代著名史學大師、教育家,學識淵博,在國內學術界享有崇高聲譽;
曾孫(陳衡恪次子)陳封懷(1900—1993)著名植物園專家、植物分類學家。
左起陳方恪、陳寅恪、陳覃恪、陳寶箴、陳封可(陳衡恪子)、陳衡恪、陳隆恪
陳寶箴另外三個孫子,即陳三立其他三個兒子,也有時名:
陳三立次子陳隆恪(1888—1956)為著名詩人;
陳三立四子陳方恪 (1891—1966)為著名編輯、詩人;
幼子陳登恪(1897—1974)為著名詞人,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。
樂威壯